社会学概论资料李芹整理版(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8
* 集体行为的破坏性或反社会性
* 集体行为的积极性
* 集体行为的控制主要是对那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妨碍人民生活的集体行为的控制。
第一, 制定和完善有关群众集会、游行的相关法规。
第二,努力开创一个良好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环境
第三,尽量避免非组织的大规模群体的出现。
第四,加强社会控制力量
第七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与形成
*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指一定的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 社会群体不等于聚合体( 具有临时性关系的一般意义上的集群);
* 社会群体不同于社会类属(属性相同的一类人的组合)
* 构成一个社会群体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有一定数量且构成社会关系的人们
第二,群体成员相互作用、彼此往来
第三,群体成员的互动有社会规范的约束
第四,群体成员应有群体的认同感
* 人类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并形成社会群体?
生存的需要
生产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精神的需要
* 社会物质的生产以群体的形式进行
* 人类自身的生产以群体的形式进行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一)有稳定的社会关系
(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四)有一致的行动能力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依据群体成员的互动关系)
* 初级群体具有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烈等特性。
* 最古老、最基本
* 形式:家庭、邻里、游戏伙伴
* 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
* 规模大,成员多,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
* 形式:学校、职业群体、社团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和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 正式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比较高,其成员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
* 形式:现代公司、医院、军队
非正式群体: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某种需要自发形成的群体,群体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 形式:朋友群体、邻里群体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群体成员与群体的关系)
* 萨姆纳 1906年 《民俗论》
* 内群体指群体成员对该群体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即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 外群体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是自己所不属的而由另一部分人组成的群体。
(四)大群体与小群体(群体的规模)
* 大群体:人数众多,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
* 小群体:成员人数不多、规模有限,成员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
* 1、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血缘关系而形成的群体
* 2、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的空间或地理位置而形成的群体
* 3、业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六)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群体成员的归属性质)
* 所属群体是个体实际参与其中并接受其规范的群体,它是身份的归属。
* 参照群体是个人心目中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是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参照群体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
四、社会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的规模
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数量和形式。群体规模越小,成员相互作用就越频繁,个人关系就越密切。
* 二人组合 与 三人组合
* 群体小,成员之间有可能保持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
* 群体大,易导致群体成员出现复杂的联合、派别,群体凝聚力会降低。
* 群体规模越大,越容易产生“责任分散”。
(二)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在某一特定群体中,经由群体所确立的行动准则和行为标准。
* 群体规范有的以书面的形式正式规定 ,如规章制度、法令等,有的以非正式的默契或约定俗成的形式发挥作用,如风俗、习惯、群体舆论等。
* 群体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 群体规范具有约束和指导群体成员行为的效力
* 群体规范是在群体范围内才被认可并发挥作用,其存在的价值往往通过与其他群体的规范之间所拥有的差异反映出来
(三)群体凝聚力
* 群体凝聚力: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还包括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
*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一,群体成员的状况
* 第二,群体内部结构状况
* 第三,外部环境
* 群体凝聚力的作用:维系群体存在、增强群体功能、实现群体目标、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成员行为,保证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四)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 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这些成员间相互感到有多少吸引力或对立感。
* 美国社会学家J•莫里诺 :“人际关系图”(社网图)用连通线表示群体成员彼此之间喜欢和不喜欢 。
* 影响群体人际关系的因素:
* 群体活动频率
* 群体成员的品质
(五)群体领导与群体决策
* 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其他成员进行引导或施加影响的人称为群体领导或群体领袖。
* 群体领导既可以在群体内自发产生,也可以在群体外加以委任。
* 正式群体如组织部门领导的产生都要经过严格的正式程序
* 群体领导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体成员的认可
* 与其他成员关系极为融洽也是重要因素
* 领导方式:
1、权威型(独裁型):领导决定群体政策和分配任务,一人单独发号施令。
2、民主型:领导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以确定政策和任务
3、自由放任型:领导散漫怠惰,几乎不对群体成员进行任何指导、组织、管理,任其自由行动。
* 群体决策指在群体活动中,针对群体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第一阶段:发动全体成员发现实际问题并分析已掌握的事实
第二阶段:着重进行评价
第三阶段:展开商议和争论,达成妥协,最终拿出一致的决策来
第四阶段:群体成员开始以各种方式消除在第三阶段因争论或意见不和而形成的关系失衡,以使整个群体达到最初的平衡。
* 群体决策失误问题
* “冒险的转变”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
* 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 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提出 1900年出版《社会组织》,把家庭、邻里、儿童的游戏群体称为初级群体
* 自库利以后,初级社会群体概念扩展 ,人们从社会组织结构的角度,把个人工作和学习所在的班、组、科、室、研究小祖等也叫作初级群体。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一)规模小、成员有限。
(二)直接的、经常的、持久的面对面互动
(三)成员交往富于感情
(四)成员角色的不可替代性
(五)依靠非正式手段实行控制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一)活动空间接近
(二)经常性、持久性地交往
(三)情感的交流
* 四、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一)承担着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二)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功能
(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第三节 家庭
一、家庭的涵义
* 中国古代把家庭看作“同居亲属的生活共同体”,
* 家庭与家族:家庭指亲属同居共财的生活单位,范围较小;家族指同宗而非同居共财的血亲群体,范围较大
“家”与“户”:家指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标志的群体,户指以居住地为标志的群体
* 涵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共同生活的基本群体。
* 家庭以婚姻关系为基础
* 血缘关系是家庭的纽带,领养关系被当作血缘关系来看待
* 共同生活,具有密切的经济交往、情感交流
* 家与户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 家庭可以是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合理延伸
二、家庭的性质
(一)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的群体
(二)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群体
(三)家庭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四)家庭集中地体现着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五)家庭的性质是由社会的性质所决定
三、家庭的类型
* 家庭类型: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关系模式。
* 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表现为:1、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2、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3、家庭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
* 类型:
1、核心家庭 :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 :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已婚子女的孩子共同组成的家庭。
3、联合家庭 :多代多偶家庭
4、其他家庭
四、家庭的功能
* 家庭功能,指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1、 经济功能
2、生育和抚育功能
3、性生活功能
4、赡养功能
5、休息和娱乐功能
情感交流、家务劳动、传播宗教信仰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群体,人为什么要组成社会群体?2、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
3、影响群体凝聚力与群体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初级群体?它有哪些特征?其功能是什么?5、什么是家庭?试述家庭的类型及其家庭的功能。6、谈谈中国当代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第八章 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
* 社会组织是指追求特定社会目标、实现特定社会功能、有意识地组建的社会群体。
* 社会组织由初级群体或非正式群体演化而来。
* 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人们共同活动的群体形式最初是以原始群、血缘家庭和家族以及村社等为主。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1、特定的目标
2、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3、复杂而正式的组织结构
4、普遍化的规章制度
5、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2、特定的组织目标
3、正式的规范
4、权威的领导体系
5、一定的物质设施与技术条件
6、组织环境
三、社会组织的类型
(一)西方社会学家的组织分类
1、按照组织的功能和目标划分
T•帕森斯:①经济组织;②政治组织;③整合组织;④模式维持组织。
2、根据组织的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划分
P•M•布劳与W•R•斯科特 :①互利组织;②工商组织; ③服务组织; ④公益组织。
3、根据组织控制手段划分
艾兹奥尼 :①强制组织;②功利组织; ③规范组织。
4、根据组织规模划分
凯普勒 :①小型组织; ②中型组织; ③大型组织; ④巨型组织。
5、 根据组织结构划分
梅约 :①正式组织; ②非正式组织。
(二)中国常见的组织分类
1、根据产业标准分类
①第一产业组织;②第二产业组织;
③第三产业组织。
2、根据组织机构的性质划分
①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②事业编制的组织;
③企业编制的组织。
3、根据组织的功能分类
①政治组织;②经济组织;③文化组织;
④社团组织。
四、社会组织的功能
(一)全面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
(二)提高社会活动的效率
(三)增强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与运行
一、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组织目标的涵义
* 组织希望并努力去实现的未来状态和事实。
* 组织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东西,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方向和前途,也是组织活动的依据与动力。
* 组织目标的基本特性:
第一,组织目标的社会性
第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第三,组织目标的层次性
第四,组织目标的明确性
(二)组织目标的作用
1、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合法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活动路线的基础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效率与效益的标尺
4、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志。
( 三)组织目标的制定
* 制定组织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需求的影响和限制;
第二,组织内部成员的要求、能力、素质与技术;
第三,组织领导者的水平和能力;
第四,组织的物质设备条件。
组织的性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 。
(四)组织目标的评估
* 组织目标的评估主要是对组织目标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与效果测量。
1、效益评估: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效率评估: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3、组织成员发展评估:关注组织成员的需求和愿望,
二、社会组织的结构
(一)什么是组织结构
* 组织结构存在于组织边界以内,是指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部分之间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组织在其边界范围内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组织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在组织运行中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
* 根据组织内部各种关系是否正式,将组织结构分为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二)组织的正式结构
* 组织的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经过精心设计并由组织制度明确规定的组织形态。
* 组织的正式结构具体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其中权力、职位和部门是构成组织正式结构的基本要素。
1、权力
* 组织的权力一般是指为组织内成员正式规定的权力。管理者依靠这个权力,可以指挥别人、采取行动,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 在传统的社会里,社会组织多采取集权的形成,表现为组织的权力高度集中在最高领导者一个人手里,实行个人独裁,领导者的权力是没有限制的。
* 现代社会组织由于分工细致,联系密切,效率要求高,组织规模大,集权制的结构是行不通的,一般采取分权的体制。组织的最高权力通常掌握在一个集团手里。同时还要划分权力,即根据职能,或根据专业或产品的性质,或根据地区划分权力,在划分出来的部门成立机构,在机构中设立各种职位。
2、职位
* 指按照分工的原则在组织内部正式设立的、从事某种特定活动的位置,是经组织规范正式确立并规定了具体行动模式的位置。
* 组织职位上的个人行为与互动以及与其他职位的关系都是一种正式关系,占有一种职位,就具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并发挥相应的功能。
* 职位的数量、类别、职位对能力的要求是影响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
3、部门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组织规范为前提,以组织内部分工为依据,将若干相关职位正式联结起来的固定组合,通常表现为设置一系列机构。
* 部门设置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具体目标、组织的运行模式等因素。
* 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
1、直线制
2、职能制形式
3、直线职能制形式
4、事业部制形式
5、矩阵制结构形式
6、系统结构
(三)非正式结构
* 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指的是组织系统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关系模式。
* 这种关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社会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一般是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或故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也可能因共同的兴趣而形成。另一种是在正式的工作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性的联系可能会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感情沟通而形成非正式关系。因为这种非正式的关系不是由组织的制度规定建立的,也不受到制度的规范和保护,因此被称为非正式结构。
* 在组织的非正式结构中,通常有自己的自然领袖,有一系列的群体目标,有自己的群体规范,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沟通网络和互动关系。一般来说,非正式结构的目标比较短暂,组织原则相当简化,时间投入少,是一种纯属个人性的关系。
* 非正式结构的产生:
首先来自于人的情感性需要,
其次,人们的工作、经历的相同和相似,也易于进行沟通交流,发展成为非正式关系。
再次,组织内人们接触的经常性,易于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共同利益,进而形成非正式结构。
最后,由于正式结构缺乏应付环境变化的灵活性,有时不能根据实际
需要变通。在此情况下,组织成员可借助非正式结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非正式结构的作用:
* 使成员获得情绪上的支持
* 为成员提供工作中的帮助和支持
* 增强个人的安全感,培养成员的群体归属感
* 可以弥补正式结构的不足
* 非正式结构存在着一些负向功能,特别当非正式结构目标与正式结构目标相冲突时,表现的较为明显,比如可能会削弱组织权威系统的有效性,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容易形成拉帮结派,造成内耗。
三、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
(一)横向组织体系
*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各类社会组织系统之间彼此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网络。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区域或地区都有各类社会组织,包括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教育组织等等,这些组织之间或属同一类型,性质相近,从而发生各种业务联系;或属不同类型但在功能上互补,进而发生各种组织联系。
(二)纵向组织体系
* 若干同一类型或性质相近的社会组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组织网络。
* 纵向组织体系是社会分工以及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同一行业的组织开始总是比较单一、层次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不断衍化、扩大,变得日益复杂,形成一个紧密相关的组织体系。
(三)综合组织体系
综合组织体系是横向组织体系和纵向组织体系交织复合而成的一种更复杂、庞大的组织体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 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
* 组织的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追求特定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将人力和资源协调起来,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的一套体系,方法和过程。
* 组织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即以小的成本实现组织目标。
(一)家长制管理方式
* 组织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者手中、以人为管理主体的组织管理方式。
* 最早出现,产生并发展于传统社会,是前资本主义阶段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
* 主要特点:
权力集中
分工不明、职责不清
因人设位、任人唯亲。
无章可循,办事随意
终身制
(二)科层制管理方式
* 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是建立在有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的。
* 韦伯最先提出,认为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 主要特征:
分工明确
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因公设职,照章办事
量才取用,按绩晋升
公文往来
* 科层制管理方式的优点:
* 科层制管理方式是由分权制权力体系、等级制职务体系和规范制责任体系构成的,它分工清楚、职责分明、任人唯才,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是现代社会中正式组织的一种理想类型。
* 科层制的缺陷:
* 组织等级森严,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 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 科室设置过多,容易造成机构的重叠
相关话题/社会学
社会学笔记(人大郑杭生)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含义(熟练掌握)社会化个体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过这过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根据的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根据的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 名词解释: 1. 初级群体(库利) 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库利将个人每天置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他认为,ld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社会学笔记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现代社会学考研笔记整理
现代社会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3 第一节对社会学的多维理解............. 3 第二节理论体系的不同建构............ 15 第三节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6 第二章社会及其运行............ 33 第一节对社会的认识............... 33 第二节社会构成要素............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考研)(根据的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一)- -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根据的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 名词解释: 1. 初级群体(库利) 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库利将个人每天置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风笑天社会学方法笔记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第一章 导论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笔记无鱼版本
无鱼的考研笔记 社会学概论第三版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含第1、2、3、4章 第二编 社会运行微观分析 含第5、6、7、8、9章 第三编 社会运行宏观分析 含第10、11、12、13、14、15、24章 第四编 社会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 含第16、17、18、19、20章 笔记说明: 1.以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2002年修订,简称概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习题及复习重点
《社会学》串讲 主讲:陈建国 《社会学概论》复习纲要 依据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社会学概论》,刘豪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 论述题 复习方式 每章要点:选择题 重点概念:名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考研资料
郑杭生/北京/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章次 章名 节名 第一章 社会学导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绪论 社会研究: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三层次(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北大人口社会学复习提纲
人口社会学复习提纲第一讲 课程介绍 一.基本概念 1.学科分类社会学是法学大门类下面的一个一级学科。按照目前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目录,社会学这个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2.人口学可大致区分为广义人口学rdq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北大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
目 录第一章 绪论2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重点,要点,简答...)
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