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901 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题 15 分,共 90 分)
1.简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答:(1)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又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min(L/U,K/V)。其中,Q 表示产量,L 和 K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和 V 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该生产函数的意义是:产量 Q 取决于 L/U 和 K/V 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值较大,那也不会提高产量,因为在这里,生产被假定必须按照 L 和 K 之间的固定比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变动时,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在经济分析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生产函数,该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ALαKβ,其中 Q 为产量,L 和 K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α、β 为三个参数,其中 0<α,β<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特征为:
①α 和 β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即
Q L
eL L Q
eK Q K
K Q
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 α 和 β 的经济含义是:
如果 α+β>1,则此时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如果 α+β=1,则此时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如果 α+β<1,则此时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
特别地,当 α+β=1 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满足欧拉定理,即 MPK×K+MPL×L=Q。
2.外部性为什么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
答:(1)外部性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反映。即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是不一致的。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称为负外部性,当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时,称为正外部性。依据外部性产生的经济主体不同,外部性也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2)在经济活动中,理性人的最优决策条件是私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而整个社会的最优决策条件是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资源配置达到效率状态。
①如果存在负外部性,由于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无代价地将一部分成本转嫁出去。当某项活动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社会边际成本已经大于社会边际收益。从社会角度而言,该活动的数量已经过多,过多的数量浪费了社会资源。
②如果存在正外部性,由于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私人的一部分收入被他人无偿占有。当某项活动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社会边际成本仍然小于社会边际收益。从社会角度而言,该活动的数量依然太少,过少的数量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综上,外部性的存在,使私人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不能严格对应起来,从而给私人提供了不恰当的激励,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3.导出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说明其经济含义。
答:(1)总需求函数的推导及其经济含义在两部门的经济中,IS 曲线的方程为:y=c(y-t)+i(r)+g。
LM 曲线的方程为:M/P=L1(y)+L2(r)。
把 y 和 r 当作未知数,把其他变量,特别是 P 当作参数,对这上述方程联立求解,所得的 y 的解式包含 P 这一变量,表示不同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的经济学含义: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产出(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一个经济体的消费、投资、进出口等方面对社会产出的需求量是多少,它反映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产出和价格水平。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其经济含义
总需求曲线可以由 IS-LM 模型推导。如图 1 所示,图 1(a)是 IS-LM 模型,图 1(b)是总需求曲线的图形。当价格水平从 P1 下降到 P2 时,由于名义货币供给未变,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因而 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 LM(P1)移动到 LM(P2)。这导致均衡利率下降,即从 r1 下降到 r2。利率下降使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即从 y1 增加到 y2。总之,较低的价格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而使 GDP 增加。这样,不同的价格水平和不同的收入水平的组合点相连,便构成了总需求曲线 AD。
图 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总需求曲线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各种利率和收入组合点的集合。总需求曲线所表明的是,在 IS 曲线和名义货币量不变,且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每一价格水平上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或均衡支出水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水平上升,导致总需求下降;价格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1)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3)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5.简述银行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答: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向职能资本家贷出货币的借贷关系。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企业之间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为保证再生产正常运动,保证资本循环中资本形态依次转化,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游离货币集中起来,再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且其规模不受单个资本量的限制。银行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1)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①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②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促进了非现金结算的发展,信用货币代替了现实货币,节省了流通费用和流通中的现实货币;
③信用贸易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减少流通中各个环节的花费;
④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平均化。
(2) 加深了资本主义矛盾
①信用的发展造成虚假繁荣,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②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还会发生货币信用危机;
③信用加剧了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3) 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加深资本主义矛盾的同时,还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条件。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宏观经济是如何调控和干预的?
答:(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干预程度也大大加深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干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直接控制和调节资本主义再生产;
②国家通过各项政策来调节社会再生产的局部比例和宏观比例。
(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为了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干预,创造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通过财政支出和收入的变动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逆向调节:
a.当经济萧条,总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发展时,国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来刺激需求的增加,以此来提高生产和就业水平;
b.当经济过热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国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需求的过度膨胀,以此稳定经济。
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国家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最终达到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目的。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也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
a.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就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就业;
b.当社会总需求过度时,就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以减少货币供应,提高利率来压缩投资和就业。
③收入政策:指资产阶级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措施。
④经济计划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是指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主要是中长期计划,来调节经济的方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a.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预测; b.计划期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及相应的具体目标; c.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二、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
1.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阐述经济转型期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路径和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
答:(1)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索洛等经济学家提出并发展的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速度、稳态的一系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