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希望准备考研,迷茫而惶恐的你们看完我的文章能有一点启发!
本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单介绍
二、个人初试复习规划
三、自己的一点感慨
四、常见问题解答
一、简单介绍
本人2018年6月毕业的老学姐一枚。我本科就读于南昌某一本学校,三跨考生,低分飘过大学英语六级。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了一年,很喜欢广东这边的气候-冬天不冷,夏天也没有内陆城市火炉般的酷暑(最重要的是冬天不冷!!!),所以择校时没有考虑广东以外的学校。
本来准备考中山大学,还请假去中山大学19届复试现场了(主要想多加一些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取经。也确实有收获,有个学姐后来给我寄了中大心理学专硕真题和一些她自己的资料。)由于自己是三跨,所以一开始就准备报个辅导班,觉得跟着老师学比自学更有助于理解知识,但当时有哪些机构做心理学考研辅导,又有哪些机构口碑比较好,我一概不知,于是就求助了一个心理学专业的朋友。也是那时候才知道,这个朋友二战选择考回自己学校,正在准备复试,她知道我想考中大后,建议我再慎重考虑一下。一个建议激起我心里千层浪。在失眠了三天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标,名校意味着要和同样是名校的其他同学竞争,那逆袭的可能性有多大?有的时候选择是不是真的比努力更重要?纠结了很多天,每天心神不宁。后来干脆先不想这些问题,暂且放一放不做选择。冷静了两天,我开始重新认真分析中山大学心理学专硕的真题。中大心理学专硕试卷中,统计占的分值很大,题目大多也很灵活。考虑到自己从未学过统计,而且从小到大数学成绩都很渣,最终决定换学校。为什么不换成华南师范大学或者暨南大学?华南师大心理学排名全国前三,难度可想而知;暨南大学没有专硕。在深圳工作了一年,很喜欢这座城市,而且深大财力雄厚,实力也不错,所以最终选择了深大。
从想考研开始,就决心脱产备考,在本科学校附近租房,去图书馆复习,全力以赴。我是提前处理好了深圳的所有东西,也提前租好了房子,五月底离职,然后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一号就踏上了回学校的列车。
二、个人初试复习规划(按时间线和科目交叉来展开)
1、基础阶段(6月)
专业课
首先上书单
深圳大学只给出了考试大纲,没有给出具体的参考书,以上参考书是结合考纲和真题推荐的。
专硕是一张试卷,3个小时,总分300分。深大心理学专硕2019年才开始招生,今年的真题不论是题型还是侧重点,跟去年相比,有很大变化。2019真题选择题分值大约150分,没有实验设计题;2020真题取消了选择题,加了50分的实验设计题。(下图为不完全回忆版2020真题)
第一轮复习,把书看一遍,夯实基础。
6月3日到8月10日,这个期间把专业课所有参考书及相关书籍的基础课程学习了一遍,粗略的画了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框架,整理了统计学知识点(以树状图的形式,还没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参考书有点多,我看书的顺序是:普心,社心,发心,实验,统计,测量,人格,变心,咨询,管心。有些同学觉得一天甚至几天只学一科太无聊了,会几科交叉一起学。我是学完一科(看完一本参考书)再继续学其他科目,觉得这样更有连贯性。具体怎么学习还是因人而异吧。普心是重中之重,所占分值非常大,得重点学习普心这一科。普心在我离职前就看了一遍,列了框架,所以六月开始看第二遍,看书速度会比其他科目快。根据2019年的真题,变态心理学和咨询占分很低,我大概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看完了。管理心理学,书本框架和考试大纲给出的框架出入有点大,第一轮的时候,我是结合基础课视频,看凉音老师的心理学框架图学习的,没有细看管心课本。
除了普心,另一个分值大头就是实验,统计,测量了。作为一个文科生,躲过了高数,还是没逃过统计。统计,我是先看基础课视频,然后看视频中对应的课程内容。统计,基础阶段跟着视频学了三遍才大概理解了各知识点。
(总结下基础阶段专业课复习:看视频,看书,粗略的列框架,刷选择题巩固基础知识点)
英语
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是用app(墨墨背单词)每天背200个单词,然后背一个单元《恋恋有词》(看了三个单元视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就没再看了),将不认识的,印象模糊的,易混淆的单词都抄出来反复记忆。
阅读--英语二真题不多,很宝贵。跟很多人一样,我先做英语一真题(从2019年真题倒着往回做),每天一篇,然后精读分析文中的长难句。
政治…
(emmm............还没开始看政治)
2、强化阶段(7-8月)
专业课
7月11号开始进行二轮复习。专业课复习顺序跟第一轮一样。作为心理学小白,经过基础阶段的复习之后,对心理学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强化阶段的目标就是,把知识理解透(尤其是基础阶段没弄懂的知识点更要着重理解清楚),整理出各学科的逻辑框架图,为后面的背诵做准备。(当你开始背书的时候就会明白理解知识点是多么重要!!!)
就我个人情况而言,因为我报了辅导班,辅导班有资料以及强化课程,所以强化阶段我主要按照辅导班的节奏复习。
前面提到,基础阶段有部分学科画了粗略的框架,而在强化阶段,我在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完善了框架图,还将之前没有画框架图的科目也画了框架图(我是根据科目知识点的特点,有些用逻辑图,有些用表格进行整理,然后都打印出来,用文件夹放一起),并且每天花10-15分钟记忆和默写框架(推荐一个画逻辑图的app:XMind思维导图,个人觉得很赞。)
英语
继续背单词(app+单词书中抄出来的单词)。
英语一真题错误率让我怀疑人生,看各种经验贴说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我决定先做一份英语二真题,对比一下。完型填空和新题型,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很多;四篇阅读,英语二和英语一文章的内容和难度不太一样,英语二阅读的内容更偏生活,长难句也比较少,英语一阅读文章,有些看中文翻译都不太能看懂。
强化阶段我没有再做英语一真题,开始专攻英语二真题中的四篇阅读,其他题型暂时没做。(2017-2019真题没做,留着后面模拟测试。)第一遍,两篇一起不计时写,然后精读一篇,第二天再精读一篇(有些很简单的文章只翻译了文章中的长难句)。每次精读完把完全不认识的,印象模糊的,词意没记全的单词、词组全部抄出来反复记忆。第二遍,四篇一起计时写,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第一遍目标在于积累单词,知道为什么做对和做错;第二遍追求快且对。
政治
(emmm...八月中下旬才开始,还是放到冲刺阶段来说吧)
3、冲刺阶段(9-12月)
专业课
在理解了知识点,画好了框架,整理好了要背诵的资料后,接下来就是艰难而痛苦的背诵啦。专业课我完整背了四遍,考前几天巩固了一些还是没太记住的知识点,可以说是背第五遍。(由于弄丢了做计划的本子,我只能凭借残存的记忆写一下四轮背诵大概的时间安排。)
鉴于普心的重要程度,希望多背几遍,八月份中旬到九月初,已经把普心背了一遍。9月2日正式开始背专业课(背整理好的资料,不怎么看书本了)。我背书的顺序是普心,发心,实验,统计,测量,社心,人格,管心,变态,咨询。跟基础阶段看书一样,我是背完一科再换下一科。背之前先回忆框架,根据框架进行记忆。(有些同学喜欢两三科一起交叉背诵,因人而异吧)
第一遍,9月到10月中旬(约45天);第二遍,10月中旬到11月中下旬(约33天);第三遍,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约18天);第四遍,12月初到12月15日(约10天)。
英语
单词,重复记忆app上的单词和抄出的单词、词组。
9月开始专练完型填空、新题型和翻译。感觉难度适中,就没有再做额外的练习了。翻译部分是在20-25分钟之内写完,然后看对应视频(新东方唐静老师--英语二真题翻译)。
完形填空和新题型都写过一遍后,开始计时练客观题部分(完型+四篇阅读+新题型),时间控制在在1.5h内(一周做一套。这已经是第三遍做阅读题了,要求对、快且知道错误选项错在哪)。
10月下旬开始准备作文。一开始是跟着王江涛老师学习写作,记忆他推荐的考研英语必背20篇范文,学了几个话题以后觉得实在不能接受范文内容里的逻辑,果断换成了背张国静《写作宝中宝》中的范文。有一定的素材,词汇积累量后开始每天写一篇真题作文,然后参照范文修改(意思相同或类似的观点,把自己写的句子与范文句子做对比)。
英语二大多是图表作文,第一段可以这样找套路(如下图)。
11月份,计时测试了2017年英语二真题(大小作文没写),12月份,用了2018和2019年真题卷进行了模拟考试(包括作文部分)。
政治
8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每天拿着《核心考案》听徐涛老师的政治强化课,听完几个章节后再做肖秀荣老师《1000题》上对应的题目(徐涛老师讲课真的非常有趣,强烈安利这位老师)。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动词笔,把老师强调的重点、考点在书上勾画出来,方便后面的复习。第一遍做题主要是回顾知识点,以及了解知识点如何转化为题目进行考察,不要过分在意正确率。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我把第一遍做的《1000题》中错题勾出来再做了一遍。同时,还跟徐涛老师的刷题班刷题。吃饭的时候或者去自习室的路上,看徐涛老师的微信公众号(考研政治徐涛)中的真题消消乐刷历年真题。真题消消乐中,真题是按知识模块分类的,每道题配有文字版解析和徐涛老师语音版解析。
11月中旬到考前,做近十年真题、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一天一套计时做选择题,认真分析考点,整理错题。每天用15分钟左右反复回顾错题。政治分析题,我只背了肖四中的分析题。
(我第一遍刷《1000题》时直接写在书上,订正在书上,第二遍刷《1000题》时,用以下这种表格,把错题号勾出来,然后看着电子版题目做题。)
三、自己的一点感慨
写帖子之前以为自己有很多感慨可写,真正写时,却不知从何谈起。从没想过,毕业后还会再回学校待那么长一段时间。一个人拉着行李箱在深圳东候车厅等车时迷茫、担忧的感觉记忆犹新;再次回到校园,没有曾经寒暑假回去的轻松与愉悦,只有满满的压抑和害怕。曾经那么熟悉的校园,再次回去却已不太适应。
这半年,不愿想、不敢想结果如何,能做的只有努力和坚持,“尽人事”然后“听天命”。
因为疫情,也因为没出成绩,只能呆在家里焦虑又无聊的重复着每一天,很怀念忙碌、充实的,目标明确的这半年。考研不易,尤其像我这种毕业了再回来考研的,压力更大。考研是一个人的旅程,其中的孤独、崩溃亦或是满足感没有人能完完全全感同身受。不论结果如何,这段经历都值得铭记于心。
关于经验贴--个人认为我的学习规划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不值得大家照搬学习。考研路上信息繁杂,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信息收入囊中,时间不允许,个人精力也不允许,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直跟就可以。
四、一些常见的问题解答
1、第一遍看书要不要在书上做笔记?
一方面我开始复习时间比较迟,没有时间看很多遍;另一方面我觉得看书如果不做笔记,一点也记不住,所以我第一遍看书就已经开始做笔记了。(前面也提到,我在基础阶段已经粗略的画了一些框架。)
2、如何画框架?
有的人习惯看完一章,然后根据自己的逻辑画框架。普心,我是看完一章后按照辅导班发的资料里的逻辑画框架图,以便背书时能对应上。发心,知识点比较零散,发心理论部分我是用表格的方式整理的,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等)是按照各阶段的特点画逻辑图。社心,知识点也很零散,而且参考书中的框架跟考纲给出的不太一样,我是将书和凉音老师《大纲解析》中社心部分的知识点结合起来画框架。统计,涉及很多公式,用表格整理比用逻辑图更清晰。人格,我也是根据各代表人物列表格整理知识点(主要从理论观点、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理论评价者四个大方面进行整理)。实验、测量、管心、变心、咨询,没有框架,就直接背资料。
3、如何背书?
前面已经提到的就不重复了。我没有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书。第一遍背书是最艰难最痛苦的,我基本上是前一天背完,第二天复习一遍就过了;第二遍背书时穿插了其他科目的复习(如背发心的时候,每天留时间复习普心,背社心的时候,复习发心);第三遍,先根据框架回忆,不熟悉的重点背,并在框架上做好标记;第四遍,先回忆框架上做了标记的内容,还是不熟悉的再重点背。
(背了忘,忘了再背,背了依旧会忘,没关系,大家都一样,坚持继续背就好了!)
4、是否需要找研友?
如果你觉得自己自律性不够,需要找个人互相监督学习效率更高,那就果断找个靠谱的研友;如果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自律性,不找研友也可以。因为我自己有报辅导班,十一月份的时候辅导班收集我们复习的进度,并根据自愿报名的情况给我匹配了一个研友。我不担心自律性,主要是想找个研友每天互相抽知识点,自己进行默写。我们每天互相告诉对方自己复习的内容,根据复习内容给对方抽三个问题,各自默写并订正,拍照发给对方 。
5、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政治?
看以往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有从五六月份开始复习,稳扎稳打,最后拿高分的;也有九十月份才开始复习,虽然赶进度累成狗,但成绩也不错的。
我开始复习的时间比较迟,又是三跨,基础和强化阶段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课上。我是个文科生,对政治没有那么头疼,但也怕太迟开始复习,来不及。所以我八月下旬开始看徐涛老师的视频复习。
如果本来就觉得政治很头疼,学不懂的同学,可以早点开始复习(7月左右),早试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时间来不及而不得不赶进度,打乱整体复习节奏好。
6、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和肖秀荣《精讲精练》都要买么?
有些同学是看徐涛老师的视频,用肖大大的书,我觉得也是可以的。我自己是觉得,徐涛老师的视频搭配《核心考案》更清晰些,所以买了《核心考案》,刷题用的是肖大大的《1000题》。徐涛老师的其他资料都是在公众号里找资源,然后打印出来。(推荐一个考研公众号:考研仓库)
7、要不要做英语一真题?
英语二真题少,很宝贵,很多人会先做英语一真题打基础。个人觉得,时间充裕,可以先做英语一真题,如果考研准备时间比较短,直接做英语二真题也是可以的。多做几遍英语二真题,掌握真题中的单词、出题套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