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一、二个十年)(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长篇小说: 《虹》、《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
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林家铺子》
短篇小说集:《野蔷薇》、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话剧:《清明前后》

二、现代文学史地位
在20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极具戏剧性的。
80年代以前,茅盾是公认的20世纪文学巨匠。90年代,却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甚至被排出优秀的小说家的行列。茅盾的文学特色和文学成就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呢?对于茅盾的评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呢?
1、贡献
茅盾的文学个性,善于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即使是短篇小说,其结构也是长篇小说式的。可以说茅盾是20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开拓者之一。
适应了30年代生活内容的变化,对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作了新拓展,向中长篇延伸,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生活和人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
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修养。评论都是权威的,关注作家、作品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接受自然主义、关于文学的时代、环境、种族三成因学说,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

2、质疑
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
    社会剖析小说,实际是把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作文学最高意义。就是要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
通常文学的作用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在审美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剖析小说却把认识价值放在首位。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文学的主体。茅盾遭到质疑,或者茅盾的文学地位受到否定,关键在这里。

三、小说成就
1、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
所有作品:20世纪上半段的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1927、1928:《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1929:《虹》 时代女性,梅行素(大革命失败后小资知识分子的独特角度)
1931-1932:《子夜》,对所处时代全方位的描绘。(矛盾:买办与民资;资与工;市民与知识分子)
1931-19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鲜明的30年代特征。
抗战不久:《第一阶段的故事》
1941:《腐蚀》(皖南事变)
1942:《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四前夕的中国社会)
1943-1944:《走上岗位》(上海八一三事变至陷落)
1945:《清明前后》(唯一剧作,小说化)

2、注重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鲁迅:抓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来勾勒、白描;从人物精神状态展现性格命运
茅盾:行为、情感、心理、个性各方面展开——“立体化”
文艺观念:人是小说中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子夜中的吴荪甫:似强实弱,外强中干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复杂性(各种社会关系)
3、自觉塑造了“人物形象系列”
民族资本家系列:中国现代文学的需要,历史、美学的价值
时代女性系列:更大的成功
   传统东方型:静女士、方太太、张婉卿
   西方型: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张素素、梅行素、赵惠明
   
4、对小说结构方式的关注
茅盾是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结构宏大严谨,线索繁复而严密。
△《子夜》的宏大叙事:
史诗式的叙述方式
茅盾《子夜》集中地显示了茅盾长篇小说艺术个性,即宏大叙事,也就是史诗式的叙述方式。在现代文学史上,这种史诗叙述被看作是由茅盾开创的文学传统。有人叫茅盾传统。
“史诗”就是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的完美结合 “史诗”是长篇小说的美学特征。只有在长篇小说这种文体上才可以用“史诗性”这个概念。
但是,并不是所以长篇小说具有史诗性的。只有那些结构宏大的长篇小说才可以说具有史诗性特征。史诗的关键就在于结构宏大,而不是文字数量多。
    茅盾《子夜》就非常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宏大结构的史诗追求。茅盾要全面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社会,而且要在本质上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
   
作品的背景是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的中原战争。
整个作品以吴荪甫为中心,设计了三条主要线索:
1、吴荪甫与工农运动。   
2、吴荪甫与赵伯韬之间的冲突。
3、吴荪甫与家庭关系。
    这三条主要线索,交织在一起,串联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内容和形形色色的人物。可以说是从工厂到农村,从经济到政治,从家庭到社会等,都在作品中有所反映。有资本家,有买办资本家,有地主,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少妇,交际花,军人,差不多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各种人物都写了进去。
*《子夜》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
《子夜》是茅盾的最典型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的巨大声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思想主题。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和认识。茅盾在《子夜》中运用阶级的观点,对于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做出了左翼性的分析,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合理性。
《子夜》创作于30年代初期。茅盾的灵感来自于当时思想界的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讨论。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文化界展开一场大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中国当时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封建主义社会。最有影响的是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当时托罗斯基派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的东西只是一种残余。当时的左翼力量《新思潮》派则认为,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来进行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茅盾说:“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茅盾在《子夜》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自己的思想呢?
他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物悲剧来反映中国社会的性质。主人公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作品就把他放在当时中国社会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复杂而激烈的冲突中,展开他性格及其悲剧道路。
作品中,吴荪甫是那种铁腕人物。有人说他“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他是高素质、高层次的企业家。他既有一个企业家的雄心气魄,也有企业家的才华。
他曾经游历过欧美,具有很高现代意识和现代素质。有管理企业的智谋、经验和手段。比如,作品中他和父亲吴老太爷的那种紧张的关系,就体现出他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性格。吴老太爷是地主,吴荪甫与地主父亲之间的对立,表明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割断了与封建主义的联系,突出了他的现代性格和思想。他对管理人员的使用,也体现了他的那种现代性格。屠维岳,在管理工人方面很有才干,对他总是不卑不亢,甚至敢于和他辩论。他就重用他。莫干丞虽然是老资格,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适合到农村去收租子。
在事业上,吴荪甫也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凭借着自己的雄厚资本,和气魄、才干,成立了一个益中公司,一下廉价收买了8个小的工厂。在最辉煌的时候,他的雄心进一步膨胀,又参加了买办资本家的赵伯涛的公司,企图在公债市场谋取暴利。但是,最终惨败。
吴荪甫失败根本原因有二个:
    一是外国资本势力的压制。赵伯韬,实际是现在所说的合资企业。有国外雄厚的资本为后盾。所以可以控制公债市场。
    二是社会动荡混乱。作品中有表现出的“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的战争。这是作品的一个背景。农村有农民暴动,城市有工人罢工。可以这样说,当时中国社会是完全的无序状态。吴荪甫说,“只要国家象个国家,政府象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这些都非常直接的影响了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事业。
可以说,作品通过一个资本家的悲剧,否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否定了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同时肯定了无产阶级,确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在30年代《子夜》成为左翼文学最著名作品,和后来成为20世纪文学名著,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里。而茅盾及其《子夜》的文学价值被一些人怀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1)茅盾对中国社会道路选择的认识未必都正确
(2)从文学上看,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是文学目的

5、细腻的心理刻划
          社会历史的剖析
         社会人的心理剖析
6、不拘一格的特异侧面
    人性、温情、伦理等,    挖掘很深

*〈子夜〉的风格与成就
小说情节的多线索、结构的立体化、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夏志清认为,它包罗的人物和事件之大之广,乃近代中国小说少见的一本 。
都市生活风貌的展现
缺陷:人物描写的观念化,一些情节的不真实(吴老太爷的突然死亡、吴荪甫破产前夕奸淫王妈、冯云卿让女儿刺探情报等)。自然景物描写象征化。性描写偏于肉欲、放浪的一面。    
△农村三部曲
《春蚕》(1932),《秋收》《残冬》(1933),都以“丰收成灾”的现象为主题。三十年代,表现“丰收成灾”的小说还有《多收了三五斗》、叶紫《丰收》等。


第十章   老舍

一、生平、作品与文学史地位
二、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三、《骆驼祥子》
四、京味与幽默
五、局限

一、
作品
长篇: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离婚》《牛天赐传》 《猫城记》《小坡的生日》
中篇:《我这一辈子》《月牙儿》
短篇:《柳家大院》《断魂枪》《微神》
话剧:《残雾》 《龙须沟》、《茶馆》

现代文学史地位和贡献
1、    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
    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描写来审视转型期的中国俗文化
2、    第一个把中国“乡土”社会现代性变革中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并获成功
3、    为现代文学赢得知识分子之外的众多读者
    真实+世俗品位+表现形式适应、提高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4、    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文体风格方面:
    北京味儿
    幽默风
    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炼、纯净的语言
5、    标志着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追求中已取得重要突破

二、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二三十年代的主流:对社会进行阶级剖析,老舍用文化分割人的世界,重在描述文化对人性和人物关系的影响,其笔下的各式人物性格都阐释着某种文化内涵,虽未得到主流的首肯,但其独创性和独特的反思发人深省。
1、老(旧)派市民
特质: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
态度:保守、闭塞
批判方式:通过夸张手法揭示其病态,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进行批判。
如张大哥、老马、猫民、牛老者、祁老人、祁天佑等
    老舍最擅长对旧市民文化进行反省和批判。
因循守旧的旧派市民,如,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祁老人,祁瑞宣(《四世同堂》)。
最具有文化深度的也是旧派市民性格。
《离婚》中的张大哥,因循守旧、善良懦弱,与宗法封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贯穿他性格始终的是保守中庸和封闭自足的心态。凡事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永远不做出格的事情,不为天下先,陶醉在自以为稳定的世俗秩序中。实际上是一种消极保守的人生哲学。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张大哥的守旧中庸性格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危机,和巨大困境。也意味着民族生存方式的危机和困境。老舍对老派市民性格的反省和批判,也是在寻求民族文化的新出路。

2、新派市民
特质:追逐新事物、丧失人格
类型:西崽、胡同纨绔子弟:张天真、小赵、牛天赐、祁瑞丰
描写方式:对其形象进行漫画式描写
老舍对西方文化谨慎、排拒

3、理想市民
特质:侠客+实干家,老舍心目中的理想市民性格,以传统观念进行构思,暴露出真诚,也有天真与平庸。
代表人物:赵四、李景纯、李子荣、丁二爷
后期创作渐渐深化:《四世同堂》,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的潜在力量中挖掘。

4、城市贫民
代表人物:祥子、小福子、《月牙儿》母女、老巡警、剃头匠孙七等
淳朴的天性,悲剧的命运

三、《骆驼祥子》(1936)
   老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骆驼祥子》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从语言、环境到风俗人情,更显示了作者日渐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风格.
《骆驼祥子》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小说的主题
1) 社会批判,社会悲剧。
2)传统文明与落后国民性的批判。
3)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冲突。
艺术特色
1)结构紧凑,落笔谨严。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
2)饱满的人物形象
3)丰富、多变、细腻的心理描写
4)鲜明突出的“京味儿”
    《骆驼祥子》使老舍成为无可争议的小说家:全书15万字,只用了2000多个单字。            ——“烧出了白话的香味儿”
    作品设计了四个关键性情节,决定了祥子的悲剧:
          1、军阀抢劫,
          2、被孙侦探敲诈,
          3、被虎妞强行占有,
          4、小福子死亡。
                                                                  
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索 
祥子到北平 ,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 ——连遭厄运(主要有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 )——祥子的堕落
 形象的意义: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又一典型意义是: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破产农民——市民化——流氓无产者(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民的腐蚀)
祥子形象
    《骆驼祥子》之所以成功,还在于塑造了成功的人物。
    祥子是个普通车夫,是城市里的最底层劳动者,城市里的农民。市民的身份、农民式的价值观念,农民式的善良、朴实、勤劳、内向和坚韧。
祥子的精神历程
一是自立自强阶段:
™    充满朝气,自信,好强,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而奋斗。即使被抢劫,被敲诈,也没有完全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他确乎有点象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二是焦虑阶段:与虎妞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对他的精神、肉体构成巨大的摧残和伤害,使他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堕落阶段。虎妞死了以后,又变得一无所有。但是他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朝气和纯洁。小福子的死是对祥子的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他彻底堕落,成为市井街头的流氓地痞。
——祥子由一个淳朴农民变成了市井诬赖。体现了老舍的人性关怀。

虎妞形象
双重悲剧:资本扩展的牺牲品,祥子悲剧的催化剂。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    虎妞是被丑化的女性市民形象。
    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丑化:
    相貌丑陋,是个38岁的老姑娘。而且雄性化。虎头虎脑,黑铁塔似的,长着虎牙;
    道德上丑化,引诱祥子,威胁逼迫祥子结婚等。特别是用枕头化装成怀孕,更是极端化的笔法。
    结婚以后的夫妻生活,看作是对祥子的摧残。

虎妞固然有缺点,沾染了市井社会的流氓气,但是,有勇敢、可爱,精明强干的一面。
    首先,她是职业女性,企业管理者。
    在工作上,具有管理才能和经营意识。
    在和祥子结婚以后,她也并没有丧失企业管理者的想法,她要吃车租,不喜欢祥子卖苦力。
    其次,她对祥子的爱情,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具有一定的个性解放的意义。虽然手段上卑劣,但是感情上真诚。
    再次,在家庭生活中,她有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的渴望,也有妇女的勤劳。很多都是市民社会正常的生活追求。
祥子与虎妞的冲突
    更多的是农民与市民的冲突,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人性的含义。
    在善与恶的两极对立中,把爱都给了祥子,而把恨憎恶,都给了虎妞,虎妞就被漫画式的丑化了。她成为祥子悲剧的最重要的社会原因之一。这就有些简单。
    老舍的女性观,是非常保守、传统的。最认同的是传统型贤妻良母。
祥子理想的妻子是农村女性。要在有钱的时候,回到农村娶一个妻子,那种朴素、勤劳的乡村妇女。要那种“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

刘四爷性格非常生动。体现了市井社会中一类特殊人物的特殊性格。他是那种江湖气和市井气的结合。有江湖义气,也有狡猾精明,还有善良,同时也有狠毒。
二强子,小福子等都有北京市民气息。这些人物性格,特别是虎妞性格,都非常充分地反映了市井低层社会的深层心理特征。

市井风俗
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代表性作品,和其他的作品一样具有浓郁的北京市井风俗意味。
      在老舍的小说中,市井风俗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1、风俗和景物。固态的景观。如大杂院,四合院,胡同,街道,茶馆,车厂等。习俗,特定的地方性民俗,它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
    2、精神层面,由风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意蕴,更重要的是人的性格心理。北京的市井风俗,既是老舍小说的基本背景,也是重要的表现对象。人物、故事、环境都和市井风俗联系在一起。

    现在阅读老舍的作品,非常具有魅力的是这种风俗文化。老舍能够把人物、故事、情节和风俗文化完全结合在一起。作品写得最好的那些,都是风俗文化很浓的部分。形形色色的人力车夫,车厂,刘四过生日,有寿棚酒席。祥子和虎妞住在大杂院,虎妞上街逛集市、庙会,虎妞难产请个神婆,虎妞的朋友小福子是暗娼,小福子被迫到白房子,等等。

大俗大雅的语言风格
    所谓“俗”,就是通俗,世俗。就是连着市民生活和古典小说、戏曲的味道。老舍语言以北京市民生活口语为基础,具有浓郁的北京市民生活气息,同时,也吸收了古典小说语言,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语言风格。
    所谓“雅”,就是不仅仅是生活口语的简单照搬,而是经过改造的口语,融入了新文学语言因素。
    《骆驼祥子》的语言,在本质上,是生活口语、传统文学语言和新文学语言的融合,有一种很独特的文学表现力。
一般说来,人物语言多为口语,什么人说什么话,很能够体现人物性格:
如:虎妞在勾引祥子时有这样话:
“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地道窝窝头脑袋!你先坐下,咬不着你!”

这样的一种描写语言:
“御河的水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托着那紫金城的城墙。城内一点声响也没有,那玲珑的角楼,金碧的牌坊,丹朱的城门,景山上的亭阁,都静悄悄的好似听着一些很难再听到的声音。小风吹过,似一种悲叹,轻轻地在楼台殿阁之间穿过,象要道出一点历史的消息。”

四、京味与幽默
京味:欣赏北京文化高雅、含蓄、舒展、精致的美;又为这种美的丧失、毁灭生出感伤、悲哀、惆怅。
™    取材的特色:表现老北京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    作品的风格氛围:揭示了北京作为皇都的文化心理结构
™    市民趣味:幽默感;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世事变迁
™    语言风格:把俗白浅易的北京口语引入文学创作。
总体上看,老舍是风俗文化型作家。
    在三十年代的文坛上,茅盾是认知型作家,他的特色在于用阶级理论认识中国社会现实。巴金是激情型作家,把时代精神熔铸在爱与恨的感情之中,向旧文化进行猛烈的冲击。老舍却是风俗文化型作家,他的特色在于对北京市井风俗的文化表现。老舍为现代文学开拓了一个新市民生活审美领域。老舍是20世纪“京味小说”的开创者。对于后来北京作家产生极大的影响,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甚至王朔等都是新时期的京味小说家,他们都从老舍哪里受到启迪。
老舍小说几乎可以称得上“北京市井风俗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北京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他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北京市民生活景观。阅读他的小说,就相当于回到老北京旅游。老北京的风俗人情,尽收眼底。这里有大杂院、小茶馆、小胡同、庙会、学校。还有形形色色、五行八作的市民。车夫、警察、暗娼妓女,流氓诬赖,艺人,教师、职员、剃头匠,八旗子弟、拳师,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老舍观察市民生活的视角是文化,在风俗人情中探索市民文化精神,反省市民性格,寻求新市民文化的方向。

幽默:“含泪的笑”,以笑代愤,自我解嘲,超越了耍贫嘴,深厚、节制,融悲剧与喜剧、讽刺与抒情于一体。
语言艺术:成功结合了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 ;名副其实的大师

    但是,总的来说,老舍只是以文化风俗取胜,而不是思想深度和人性深度取胜。
    我们读老舍作品,会被那些北京特有的世态人情所包围、吸引。如大杂院,小胡同,各色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谈吐,还有老舍的那种北京式的幽默。但是,除了这种北京味,就没有更丰富、深刻的内涵了。也就是没有那种能够令人感到心灵和情感受到巨大震动的东西,没有给我们更广阔的感情和思想的空间。老舍写北京市井风俗,只写出了文化味道,在思想和人性深度却比较欠缺。

相关话题/文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讲义
    现代文学史课程讲稿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 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 难点:各阶段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题目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简答、简析题 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打印版
    本资料提供了很多典型试题,很有代表性,因此必须认真地把每道题做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很多题都有答案,也只是参考。答题时除了名词简答要有根有据,论述题考察知识广度和深度,除非无从下手自说一套,但要自圆其说,正确合理,虽不强求一致,但一定要跟所考学校指定书观点一致。 目 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复习教案(朱栋霖)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现代文学部分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复习笔记整理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一鲁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课堂考研笔记详细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主题:启蒙(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与救亡: 苦难史 (认知(自我) 反思)为什么文化纯度:起止年代: 19171949,新的语言、新的文学形式来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人生的体验。分期:一,人的觉醒 的时代( 19171927)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研题库 许祖华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 许祖华 第一部分:题目 1. 请概述鲁迅思想的分期 2. 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4. 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5. 如何理解鲁迅思想中庞杂的矛盾 6. 谈谈鲁迅如何面对生命体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秦汉文学)
    一、填空 1. 秦代在文学上的建树很少,可以称述者,只有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____》。 2.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____的完整体系。 3. 《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如《__》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 一、填空 1. 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____、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2. 元人编刊的讲史话本,今存建安虞氏刊印的《____》 3. 《__》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作者是董解元,本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会 真记》。 4. 元杂剧是在__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先秦文学)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 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 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习題与参考答案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湞空 1. 曹操的《___》是我曰现存m首宄整的山水诗 ,写出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2. 曹丕所作的《___》s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nm,对t;代歌行休u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 钟嵘在《诗品》屮评价曹植的诗为___,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一、填空 1.元代辛文房的《___________》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 2.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的由上官仪所代表的诗体称为________。 3.初唐时期,___________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桉背诵版(两宋辽金文学)
    两宋辽金文学 一、填空 1.__________把自己的文集题作《小畜集》,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 2.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___________,他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3.__________编选《唐文粹》,影响了宋初的古文创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点睛篇 第一部分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比较难复习,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论。注意掌握主要的作家流派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尤其要多参看历届的真题,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从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文学创作的特点、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袁行霈版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概说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 把它作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 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 。1 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 的琼楼玉宇, 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 而且 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