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理论与实务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第一章 管理概述 一.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 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管理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四)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五)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三.管理的性质 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一方面,管理是由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引起的,是社会劳动的普遍形态为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由此形成了 管理的自然属性。它是管理所具有的组织、指挥与协调生产的特性,反映了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是各种不同的 生产方面都可以共有的一系列科学方法的总结。 管理的自然属性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 与生 产关系的性质无关,因而它是管理的一般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又是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监督职能,用以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的 生产目的。它表现为劳动过程的特殊的历史形态,为某种生产方式所特有,由此形成了管理的社会属性。这一属性主 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劳动的社会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就不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管理的特殊 属性 四.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何 一项职能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职能的发挥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1)从理论上讲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先有了计 划职能,才依次产生了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保证计划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合理的 组织机构, 权力体系和信息沟通渠道, 因此产生了组织职能; 在组织保证的基础上, 管理者必须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 有效地指挥、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组织内外的冲突,最大限度地提升组织效率,于是产生了领导职能;为 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还必须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成员的各项工作进行监控,并纠正偏差,即 实施控制职能。 (2)从管理实践来考察,管理过程是一个各种职能活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各 种职能之间经常相互交叉。 五.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六.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即在组织中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望实现组织目 标的人。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他们处于操作者之上的组织层次中。 七.管理者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最高层次的管理者多从事计划工作,基层的管理者,多从事监督工作。 八.彼得·F·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的角色”的概念。管理者扮演着三种角色: (1)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2)管理管理者; (3)管理工人和工作。 九.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论 (一)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官 (二)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三)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十.管理者的技能:观念技能(概括分析技能) 、人际技能(最重要的技能) 、技术技能 高层管理者倾向于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倾向于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 十一.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综合性、边缘性、实践性、历史性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广义:①生产力方面 ②生产关系方面 ③上层建筑方面 狭义:①管理原理、管理职能 ②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 ③管理者、管理手段 十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逻辑法、比较研究法、试验和安全法、跨学科法
    1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早期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以后的产业革命 二.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自由经济之父” (1)劳动分工理论 (2) “经济人”观点:人是理性的“经济人” ,为了经济利益而活动,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 动所产生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但每个人的私人利益又受到其他人利益的限制。每个人在追 求个人利益时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因而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进而产生了社会利益。 (二)查尔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 对专业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有利于调动工人积极性的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三)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第一个公开出版了有关管理的著作—“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主张工厂企业应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 三.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随着科技水平 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市场迅速扩展,竞争日益激烈。 四.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之父” 1.工作定额原理 2.标准化原理 标准化原理——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原理 4.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原理 6.职能工长制 7.例外原理 例外原理——就是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杂事务的负担, 把处理文书、 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 予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务即重大事件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现代管理之父” ,率先提出管理五大职能;提出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 成以孔茨、奥唐奈的《管理学原理》出版为标志) 1.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 经营活动分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管理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集中、 等级原则、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三)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管理之父” 1.权威的基础 2.官僚制的特征: A.明确的劳动分工。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 制度化。 B.建立等级体系。按照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固 定下来。 C. 对员工的严格选拔和任用。 明确规定职位特性及该职位对人的应有能力的要求, 根据技术资格挑选组织成员。 D.管理人员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人都服从制度规定,而不是服从于一个 人. E.对管理人员管理的明确规定。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职能所必 要的权力,但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F.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的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一个人. 五.现代管理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
    2
    1.人际关系学的创立过程,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梅奥的霍桑试验. (1)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 ;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3)新型有效的领导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 ,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评价:激发了人们对生产中人的因素的兴趣和重视,开辟了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领域。 2.行为科学理论 侧重对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与需要,动机与行为以 及生产中的人际关系。 (二)管理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用科学方法解决管理中的人事问题, 而管理科学理论则试图用科学方法 (主要是 定量方法)解决生产与业务管理问题。 管理科学理论——是一种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结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 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特点: (1)主要用于企业决策; (2)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 (3)使用数学模型; (4) 注重经济技术研究。 六. “热带丛林”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 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生产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引起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通重视,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遇到严峻 的挑战。于是,欧美的许多管理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甚至生物学家、哲学家、数学家 等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这一现象带来了管理理论的空前繁 荣,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如美国已故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形象地描述的那样,管理学界出现了各种管 理理论和流派盘根错节的一片“热带丛林” 。 (一) 社会系统学派——切斯特·巴纳德 (二) 权变理论学派——弗莱德·菲德勒,琼·伍德沃德 (三)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四) 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罗森茨韦克 (五) 经验主义学派——欧内斯特·戴尔,德鲁克 (六) 管理科学学派——伯法 (七)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特里斯特 (八) 管理程序学派——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 (九) 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赫茨伯格 第三章(BookⅡ 第三章(BookⅡ)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建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以 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是一种比社会响应更长远的首先标准。 企业社会审计——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的回顾, 其宗旨是确保能够更全面、 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受企业活动直 接影响的企业责任目标和实践, 以便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调整过去的相关目标, 确定新的目标, 社会审计的内容包括: (1)社会责任的种类; (2)企业应对社会问题的方式; (3)社会问题本身。 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市场行为要素、监督行为要素、自愿行为要素 三.斯蒂芬·罗宾斯→首先提出社会责任的概念 伊戈尔·安索夫→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 弗瑞曼→对“利益相关者”广泛应用;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统一、法律要求与社会要求相协调、企业契约与社会契约相兼 顾 五.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1) 对员工的责任 (2) 对投资者的责任 (3) 对服务对象的责任 (4) 对环境的责任
    3
    (5) 对竞争者的责任 (6) 对社区居民的责任 六.企业的管理道德——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管理的道德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管理道德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企业管理者自身三个层次。管理道德 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它调整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七.管理道德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加强企业管理道德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首先,企业既是经济组织,也是社会 组织。其次,大量事例表明,企业管理道德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 八.三个道德观 (1) 功利的观点 (2) 权利主义的观点 (3) 公理理论的观点 九.影响管理道德水平的主要因素(1)管理者的道德水平 (2)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 (3)企业文化 (4)事件本身的性质 十.管理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 以道德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二) 建立企业道德标准: ①重视契约,严守信誉;②顾客至上;③诚实经营;④承担社会责任 (三) 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机构 (四) 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体系 (五) 企业的道德审计 第三章 管理与环境 一. 环境——主要指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们或者是一种机构,或者是一种力量,组织作为一个开 放的系统,与环境保持着持续的联系。环境由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构成。例如,企业不断地从外界获得人力、物力、 财力、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供给,经过企业内部的转换,创造出产品和服务等再输送给社会。 二.环境的构成 (一)一般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所有组织都产生影响的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和法律因 素、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自然因素 (二)具体环境——是指与某一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那些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特殊利益 集团 三. 环境往往通过其不确定性对管理者产生影响的。 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由两个程度决定: 一是组织环境的变化程度; 二是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 四.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处 理、传播、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加工处理知识和信息,创造并运用新的知识。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 上,以智力资源为第一位要素,知识成为主要的社会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依托。 五.21世纪面临的新的环境变化 (一)知识经济向传统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对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的挑战 2.对传统激励机制的挑战 3.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挑战 4.对传统经营理念的挑战 5.对传统经营发展战略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与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 1.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与创新创造了技术条件和精神环境; 2.知识经济中知识的流动性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
    4
    3.知识经济的到来焕发了人们投身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 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为的过程。信息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及世界市场的扩大推进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在与知 识经济的融合中呈现一种日益增强的发展趋势。 七.开展全球业务的三种观念(罗宾斯概括) (1)民族中心论 (2)多国中心论 (3)全球中心论 八.企业再造工程——米歇尔·哈默 1.企业再造工程——就是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具有创造性的合作关系为纽带,以大幅度提 高效率和效益为核心, 对企业工作程度进行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性的变革创新, 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和团 队精神的团队式组织,并层层扩大这种组织,直到整个企业都按照新的原则构建起来,最终形成新型的企业组织的创 新过程。 2.指导思想:以顾客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九.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员工自愿 合作,共享和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更艰难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 十.知识管理的特点: (1)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 (2)知识管理需要博弈; (3)需要专门的结构; (4)要针对市场来进行; (5)要改变知识的工作模式 十一.知识管理的原则: (1)参与原则; (2)解释原则; (3)澄清原则; (4)知识资本化原则 十二.管理变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1.创新型管理——未来管理的典型特征 2.知识资源——未来企业的核心资源 3.学习型组织——未来企业成功的奥秘 4.快速的应变力——未来企业的基本素质 5.授权——未来企业提高组织效率的必由之路 6.团队精神——未来企业的经营法宝 7.全球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8.“四个满意” (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社会)——21世纪企业的永恒追求 9.没有管理的管理——未来管理的最高境界 10.跨文化管理——未来管理的必然趋势 第四章 计划基础 一.计划——是通过调查研究,预测未来,确定组织的目标,并规定出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从而把既定的目标具 体化为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它是组织未来行动的蓝图。 一项完整的计划,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 二.计划的特点:首要性、普遍性、前瞻性(根本属性)、创新性、经济性 三.计划的作用 1.指引方向和目标 2.发现机会与威胁 3.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 4.提供控制标准 四.计划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宗旨、目标、策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主要) 、预算 (2)按管理者层次: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分施政计划(按年度制定)和作业计划) (3)按涉及的时间:长期计划(5,∞) ,中期计划(1,5] ,短期计划(0,1] (4)按明确性:具体计划、指导性计划
    5
    (5)按内容:专题计划、综合计划 (6)按职能:业务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 五.影响计划有效性的权变因素 1.组织的层次 2.组织的生命周期 形成 指导性 成长 具体 成熟 具体 衰退 指导性
    3.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4.未来许诺的期限 六.计划过程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预算 七.企业战略——是企业针对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自己所确定的长远性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以及为实现此目标 及完成此任务而选择的主要行动路线与方法。 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从整体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系统审视, 旨在使企业的资源与变化的环境, 尤其是与企 业目标市场的消费需要相匹配.包括: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战略评估与反馈 的过程。 八. 战略的构成和类型 (1) 按偏离战略起点程度分:退却型战略、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 (2) 按战略中心分: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3) 按涉及的地区范围分:全领域战略、局部领域战略 (4) 按符合主客观条件分:保守型战略、可靠型战略、风险型战略 九. 战略管理的程序 1.战略制定 确定企业长期目标和总战略应注意: (1)长期目标和总战略要体现企业发展的方向性,要具有从本企业实际出 发的独到的和创新的思路,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和切实可行性,更有定性的要求和定量的的指标; (2)慎重选 择总战略的类型; (3)使企业总体战略具有可操作性,做好细化和分段工作; (4)制定保证和促进战略实施的 企业政策。 2.战略实施和控制 3.战略评价 十. 战略管理的特点:全局性、长远性、应变性 十一.战略环境分析(SWOT分析方法的应用) 1.宏观环境分析:PESTEL(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教育、法律) 2.中观环境分析: (1)行为竞争结构分析(五因素模型) :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的市场进入的分析、替代 品分析、供应商分析、购买者分析(2)行业内战略群体分析(第一、二、三、四层) 3.微观环境分析:竞争者分析、目标市场分析、企业自身条件分析 十二.心理转换成本_是指新进入企业往往需要比现有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或者给予顾客更多的免费 项目,否则难以使顾客接受其产品.心理转换成本越高,一个行业越难进入. 十三.战略选择 1.基本战略: (1)全面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2.发展战略: (1)密集型发展战略: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
    6
    (2)一体化发展战略: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3)多样化发展战略:同心多样化、水平多样化、综合多样化 企业应先考虑密集型发展战略,再依次考虑一体化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 十四.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特征:高度的成就欲望、有强烈的把握自己命运的自信、冒风险时有适度的节制能力 第五章 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一.预测——是以过去为基础,依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对某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事先进行科学的推测与估计。 二.预测的特点:不确定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三.预测的类别 (1)按预测内容分为:社会预测、经济预测、技术预测、科学预测 (2)按预测的时间分:长期预测(>5年) 、中期预测(1~5年) 、短期预测(<1 年) (3)按预测的性质分:定性预测、定量预测 四.预测的意义 预测是进行计划和决策的前提,它在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预测是使管理具有预见性的一种手段。 (二) 具有科学性的预测可以使计划和决策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 (三) 预测有利管理者高瞻远瞩。 (四) 预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预测的方法(定性预测比较定量预测) (一)定性预测主要是靠预测人员的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未来预测对象的发展状况做出推断和描述。直观 简单,且费用较低, ,但并不容易把握,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一般在预测数据资料较少或不准确的情况下采用。方法 有: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计法;德尔菲法。 (二)定量预测是以预测对象过去和现在已有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找出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变 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以及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假设这种变化规律、 变动趋势或变量间的内在联系将延续到未来, 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定量预测比定性预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更为成熟和完善, 已经成为经济预测的主要方法。 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 六.预测的步骤 (一)确定预测的目标和计划 (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 (三)确定预测方法 (四)估计预测误差 (五)评定预测结果 (六)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七. 预算——是一种将资源分配给特定活动的数字性计划, 是以货币和数量表示的关于完成组织目标和计划所需资金 的来源和用途的书面说明。对象包括经营过程中的收入、费用、利润等,方法有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预算特点: (1) 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2) 预算通常由预算委员会负责编制; (3) 预算是有时间期限的; (4) 预算执行情况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收集反馈。 八.预算的种类 (1)按预算的应用领域和内容分:收入预算、费用预算、利润预算、现金预算、资本资出预算 (2)按财务控制的要求分:收支预算、实物量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 (3)按预算的综合程度分:一般预算、总预算 (4)按预算的编制方法分:增量预算、可变预算、可选择和补充的预算、零基预算 九.零基预算的基本原理——是,对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项目费用的开支,都不是从原有的基数出发,根本不考虑 各项目基期的费用开支情况,而是一切以零为基础,从零开始考虑各项目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及其预算的规模。 10. 传统预算比较零基预算
    7
    (一)●传统预算编制分三个步骤: (1)将过去的支出趋势或上一期的支出额度延伸到下一期; (2)将数额酌情予以增加,以适应工资提高和物价上涨引起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 (3)将数额再予以提高,以满足修改原计划和修改原设计方案所需追加的预算支出。 ●特征: (1)基金被分配到部门或组织的单位,然后这些单位的管理者再将资金分配给适当的活动。 (2)增量预算是从前期的预算中推演出来的,每一个预算期间开始时,都采用上一期的预算作为参考点, 只有那些要求增加预算的申请才得到审查。 ●导致问题: (1)缺乏有效的针对性; (2)容易掩盖低效率和浪费。 (二)●零基预算(ZBB)编制三个步骤: (1)将每一个独立部门活动作为一个决策点。组织的高层管理要求下属各部门根据计划期内的战略目标和 具体任务, 详细讨论各自所需的项目费用, 并要求对每一项目编写具体方案, 提出费用开支的目的及需要开支的数额。 (2)按照决策在预算期间给组织带来的效益对决策包进行排序; (3)按照优先次序将预算资源分配给各个决策包。 ●优点: (1)有得于整个组织全面审核; (2)有得克服机构臃肿; (3)有利克服组织内部各种随意性支出; (4)有利于上层主管把精力时间放在战略性的重大计划项目; (5)有利于提高主管人员计划、预算、控制与决策水平; (6)有利于把长远目标、当前目标和实际效益三者有机结合。 ●缺点: (1)很费人力、物力。增加了文书工作,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准备。 (2)安排项目优先顺序上难免主观。管理者趋向于夸大他认为重要的活动的效益,以及多数情况下的 最终效果童工不比增量预算有明显的不同。 (3)适合产业单位、政府部门,但生产企业不适合。 ● 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公共组织;工商企业中的职能跨部门或衰退听组织;管理日益减少的资源。 十二.决策包——是一个识别和描述描述活动的文件,通常由部门管理负责制定。它包括对活动目的的描述,活动的 经费,人员要求,绩效衡量标准,备选的行动方案,以及对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评价。任何采用零基预算的大型组 织都将有上千个这样的决策包。 十三.被动时间——又叫响应时间,是管理者自己不可控的时间,即用于响应其他人提出的各种请求和要求,或处理 各种意外事件的时间。一个组织的管理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属于被动时间。 可支配时间——又叫自由时间, 是指管理者自己可以自行控制的时间。 时间管理的重点就是如何用好这一部分 时间。越是中下层的管理者,可支配时间在其工作中所占的毕生越小,时间越分散。 十四.时间管理步骤(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一) 列出目标 (二) 按重要程度对目标进行排序 (三) 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 (四) 对实现每个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进行排序 (五) 安排活动日程 (六) 将时间表付诸实施 (七) 回顾和总结 十五.时间管理原则(时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 遵循10/90法则 (二) 掌握自己的生物周期 (三) 掌握帕金森定律 (四) 提高会议效率


相关话题/管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下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下册)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与正常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过程 一、政策议程建立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 (二)建立议程的途径 1.外在发动型;2.政治动员型;3.内在发动型 二、政策方案的形成 制定方案必须遵循以下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上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上册) (上册) 第一章 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什么是行政 (一)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 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山大学管理学原理考研复习基础版
    1、管理者如何将组织塑造得更富有创造性? 2、组织作为一个系统,一般包含哪几个重要要素? 3、有人说,计划与控制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这是什么意思? 4、概念技能在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5、在必要时管理者应该如何激发一定水平的冲突? 6、随着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创新成为企业生存的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逻辑常考几大题型介绍
      管理类联考综合试卷逻辑部分以单选题形式考查,其中有4大题型在历年中必考,且题量相对较多,今天小编主要给同学们讲解一下常考的这几大题型。  一、翻译推理  所谓翻译推理,就是在题干或选项中出现如果,那么、只有,才等逻辑关联词的一类题目。  【例1】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2-17
  • 2005年广西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概论考研真题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12
  • 新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随着18复试的结束,19考研又正式拉开了序幕,作为一名已经连续两年辅导多个同学顺利考上研的资深学长,特来把自己的曾经复习和指导中的一些经验,还有复习方法写下来,供参考: 1.心态:必须学会调节心态,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早开始复习,前期努力复习,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有一天自己感觉状 ...
    本站小编 考研加油站 2019-01-10
  • 管理学原理考研常考题总结手写扫描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备考经验分享
    考研或许是一段艰难跋涉,但更多的是坚定而执着,心无旁骛的一次拔节成长。或许真如朱伟老师所说,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考研成功固然是好事,但是即使考研失败,回首这一路,亦无悔无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姐用经验告诉你只要努力,谁都可以。 17年考研,考武汉中国地质大 ...
    本站小编 考研加油站 2019-01-06
  • 2012年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管理学试题答案
    2012年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管理学真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7*10=70 1.管理活动基本职能有哪几种? 答:对于管理的职能,至今众说纷坛,并无统一的说法。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项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2.社会责任 答:一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1
  • 2014年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管理学试题答案
    2014年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管理 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五常:即人、义、礼、智、信。是作为处理个人和国家、社会、家庭及其他人 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2.管理者角色:分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指直接产生自我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1
  • 2010年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管理学初试真题
    河海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与简答题1 泰罗管理技术的定义2简述韦伯官僚制度的形式主义非人格特征3管理程序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4计划编制的步骤。5组织设计的任务6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7德鲁克所提出的管理三项任务是什么?8西蒙对理性一词的解释.9儒家古代管理思想的思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1
  • 2016年河海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70管理学初试真题
    2016年河海大学870管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7分10)1.适度控制内涵2.领导权变理论内容3.促使组织改革的内因4.组织结构的内容5.感情沟通的内涵6.根据斯茨格的观点,简述管理者在决策方面扮演的主要角色7.强行控制的内容8.团队型领导与乡村俱乐部型领导的异同9.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0.创新作为一种管理职能的特点二.阅读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1
  •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真题论说文解析(跨考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2019考研管理类、经济类联考逻辑真题:不当类比
      今天,我们通过管理类、经济类联考逻辑真题来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要点不当类比。不当类比属于管理类、经济类联考逻辑真题中常见的逻辑错误,也是考查比较多的一种题型。此类谬误一般识别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分析的时候却不容易拿到很好的分数,接下来通过几道例题来给大家进行解答: 【例1】就像蜜蜂或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2019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考研真题:初数部分(网络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