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正如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的第一个故事〝connecting the dots〞。有些事物在一个人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好像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将这些点点滴滴串联,若干年后回顾这一切时,真的会豁然开朗。
Hello,各位2021考研的小伙伴们大家好!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已经准备好冲锋陷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将近一年的备考征途了。但现在的你是否冲劲满满,同时却也有无从下手的迷茫与焦虑——报考学硕还是专硕?目标院校如何选择?书单怎样查询?考试题型如何了解?备考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何合理规划?……去年的我作为一名考研小白也有同样的担忧,经过深思熟虑与权衡,最终决定报考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与帮助,不过本篇文章仅针对前期准备与初试经验的分享哦,如果能有幸顺利上岸的话,后期很乐意与大家分享复试的相关信息与经验~以下内容干货满满,赶紧掏出小本本记录吧!
一、 考研备考信息早知道
1、 学硕or专硕
(1) 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
①考试方式:
公共课:政治+英语一
专业课:312全国统考或自主命题。(去年有些院校由原先的自主命题变成了统考形式,如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因此小伙伴们要及时关注每年各院校官网发布的最新公告)
②学制与学费:学制一般是三年。
学费一般是8000元/年,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情况有所不同。
③毕业要求:发表论文,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发表要求(有些严格的院校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才允许毕业)
④读博方式:可以直博或硕博连读,不需要参加考试。
(2) 专业型硕士,简称专硕。
①考试方式:
公共课:政治+英语二/英语一(详情查询目标院校招生简章哦。)
专业课:自主命题。
②学制与学费:学制一般是两年,部分院校要求三年。
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年。
③毕业要求:要求低于学硕,不强制发表论文。
④读博方式:不能直博或硕博连读,必须进行考试。
兮兮学姐碎碎念:
当初我在学硕与专硕中抉择时纠结了很久——
a、如果选择学硕:众所周知,不管是专业课还是英语,学硕的考试难度要相对大于专硕(如果英语底子不好又想报考学硕的小伙伴一定要趁早开始准备英语啦)。而且特别是对于跨考生来说,实验、统计、测量这三门心理学重点科目难度系数较高,但学硕考试中这三门科目占分比重大且考察细致。同时学硕招生数量远远少于专硕,除去推免生,有些院校学硕的招生人数仅个位数,因此报考学硕我是信心不足的。但报考学硕也并非没有好处。首先,书单固定。其次,真题资料容易寻找。再者,相对来说不着急确定目标院校。(仅针对参加312全国统考的院校)可以先着手学习相关科目,等到9/10月份正式报名前,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后确定相应的报考院校,而不像专硕,需要立刻决定院校才能开始制定计划,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b、如果选择专硕: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考英语二相对来说是有优势的。但也存在诸多困难,例如:报考人数多(比如去年上师大心理学专硕的报考人数达到了957人,报录比1:20+);资料缺乏,真题资料难以寻找,各院校考试难度参差不齐;需要立刻确定目标院校等。
从以上的内心os真的不难看出我的纠结哈,当初考虑的因素真的非常非常多,但最终我对自身情况深入剖析后坚定地选择了专硕。第一,我考研是为了更换专业,想从事心理学方面的工作;提升学历,从而更好地就业。第二,我决定要考研的时候已经是19年的4月份了,能认真准备初试的时间真的非常少。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冲刺自己的目标,提升上岸几率,专硕对我而言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如果现阶段有以上顾虑的小伙伴,不妨问问自己的考研动机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2、 资料查询途径(书单/真题资料/院校情况)
(1) 学校官网
a、 优点:最官方最权威的渠道。
b、 缺点:很多院校是不公布参考书单和真题的,而且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查阅招生简章真的很费时费力啊。
(2) 百度贴吧、知乎等平台
a、 优点:能比较快速地查阅到院校书单;能联系到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
b、 缺点: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更新速度慢;如还未确定报考院校,盲目搜索各个院校考情与书单,费时费力。
(3) 专业考研机构官网(强推)
a、 优点:信息覆盖全面,几乎囊括所有院校相关信息(参考书单、真题分析、招生简章情况简析、高分经验分享等等);
信息更新速度快,能提供最靠谱、最前沿的院校信息;
省时省力(我当初就是在某心理学专业考研机构的官网上查找各类信息,真的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为避免打广告的嫌疑,在此就不打出机构名字啦,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聊哦,一定知无不言);
免费的公开课能有效地扫盲(论如何从考研小白华丽蜕变),公开课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心理学就业前景分析、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复习规划课,还有我上文中提到的专硕与学硕的区别与联系等等,一堂公开课所包含的干货真的抵得上十篇经验贴了,非常良心哦。
b、 缺点:查阅信息太方便了(皮一下,嘻~)
3、 目标院校的选择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选定合适的目标院校是考研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决定了我们今后努力与前进的方向。我选择上师大的原因是:第一,我今后想去上海发展;第二,上师大虽然不及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211/985学校名气大,但心理学实力强,全国专业排名也不低;第三,初试对于统计和测量的考察比重不是很大。以上过程简单做个小结:先确定地区,再考察专业实力,接着了解考试题型,判定考试难度,最终敲定目标院校。其实无论大家权衡了多久,做出决定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因此无需过分纠结,毕竟每个抉择都有它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打好备考第一枪,然后冲冲冲!
二、 初试经验分享
1、 参考书单: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第五版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发展心理学》 桑标 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第四版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第二版 车丽萍 武汉大学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 许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补充书单:
《实用心理学异常矫治手册》第四/五版 傅安球 上海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大纲解析》第三版 凉音、今赞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注:(很重要,必看)
1、《实用心理学异常矫治手册》是作为《变态心理学》的补充内容
2、18/19/20年真题中的“实验分析题”均涉及统计的相关内容,主要是方差分析和t检验,可见统计和实验结合出题是上师大近年出题的趋势,因此给大家推荐了凉音、今赞老师主编的《心理学大纲解析》第三版,该书中包含的关于统计学的知识备战上师大完全够用,如果大家学有余力,想系统学习统计,也给大家推荐另一本书籍——《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四版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在14-19年的真题中,关于测量只出过两道论述题,所以同样给大家推荐的是《心理学大纲解析》第三版,如学有余力,可以看一下《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兮兮学姐碎碎念:以上所说的学有余力是指其他科目真的已经学地非常好了,有大把时间系统学习统计和测量再去购买我推荐的这两本书。其实上师大初试涉及的书目真的很多,关于统计和测量怎么学,我下文也会涉及。买太多书无形中也是给自己增加一定的压力,因此大家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购哦)
4、《人格心理学》14-19年都没有命题,20年却考了两道论述,务必引起重视。
2、 考试题型
(1) 名词解释
(2) 论述题
(3) 案例分析
上师大考试题型没有客观题,全是主观题。长达3小时的考试时光里,您的右手会经历由酸痛到麻木的炼狱般的体验,您的大脑会在长时间的飞速运转后感到缺氧般的窒息,您的字迹会由工整到龙飞凤舞最后成为模糊字辨认的完美材料……哈哈哈,开个小小的玩笑哈,但上师大的题量确实挺大的,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做不完题目。因此考前的全真模拟真的非常重要。
3、 关于报班
我个人是有报辅导班的,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专攻心理学考研的辅导机构。当时确定要考研后,就决定报一个辅导班,主要出于以下方面的考量:第一,自己是跨考,对于专业知识完全零基础,需要一个专业的辅导机构助力;第二,可以为我省下搜集资料的大量时间,更高效地学习(机构会提供各阶段复习规划、重要知识点整理、历年真题与解析、目标院校常考知识点讲解、全真模拟考等即使你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了解不到,或者说了解不全的各种宝贵信息,要知道考研相当于一场信息战,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准确性越高、针对性越强,上岸几率也会大大提升);第三,不会错过各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影响最终的考试(机构的老师会密切关注各个院校的动态,并将最新的考情及时告知每个学员,如:去年南京师范大学增加了若干本新的参考书目,华中师范大学取消全日制,如果自己没有及时关注到相关信息,那么代价是惨痛的;同时在后期的备考中会经历学籍验证、预报名、正式报名、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准考证下载等各阶段,每个阶段时间节点不一样,如果忽略或错过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那就只能来年再战);第四,校区群里可以互相答疑解惑,也可以寻找研友并肩作战,学习氛围真的很好;第五,舒缓压力与负面情绪,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考试……
4、 复习规划(主要针对专业课)
(1) 基础阶段(3-6月,当然如果你是从现在备考就是1-6月)
不管你是从几月份开始备考,在6月结束前建议至少应该认认真真过完一遍专业课(最低要求,实则两遍为佳)。我的学习顺序就是书单上的顺序:普心-发心-社心-管心-咨询-变态-实验-统计-测量。这个阶段要求精读完参考书目,切忌囫囵吞枣。最好看一章书,再看对应的精讲视频,这样不管是知识点理解的深刻性,还是记忆的持久性都能达到最佳。并且在看书过程中,标出不理解的知识点,记下自己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与解决。(兮兮学姐碎碎念:建议跨考生备考要趁早,不要像我一样备考太晚,导致夯实基础的阶段进行的太匆忙,后期给自己造成诸多不便与麻烦。)如果过完一遍书,感觉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什么也没学到,大家不必慌张,这是正常现象,第二遍看书的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这里讲一下统计和测量的学习方法。统计:先重点学习方差分析(尤其是方差分析表)和t检验,完全掌握后可以稍微涉猎推断统计的其他相关知识点(Z检验、卡方检验等内容),时间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只学方差分析和t检验也够,从18/19/20年的真题分析,虽然统计分值小,一般是5-10分,但是考察内容非常浅显基础,分数很容易拿到手。测量:只在16年和19年分别考了一道论述题。我基础和强化阶段完全没学,是冲刺阶段直接背机构整理的重点,妥妥的够用。
(2) 强化阶段(7-8月)
这个阶段我是跟着机构的强化课再认认真真地过了第二遍书,同时边看书边画逻辑图,形成自己的框架,这一阶段明显感觉到看书比第一遍快,同时也因为强化课加深了自己对重难点的理解,明白了每本书的考察题型与常考知识点,为冲刺阶段的背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暑假是备考的黄金期,常言道:得暑假者得天下。这两个月可能是你全年的备考中最高效的两个月,因为你能完全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不会被学校的各种事情牵绊,不会因为毕业论文的定题和开题报告焦头烂额,不会被意外情况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大四上学期没有什么事情,能安心在自习室忘我学习。万万没想到,9月才是噩梦的开始。劝君珍惜暑假一分一秒~
(3) 冲刺阶段(9-12月)
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疯狂背,背到山无棱,天地合,也不敢与考点诀别的那种。我把机构整理的重点,大概有400多页,背了五遍以上,具体几遍真的记不清了,反正进入考场的前一秒还在背。我从9月份开始进行第一遍背诵,花了40天,第二遍花了30天,第三遍花了20天,历时三个月,距离初试仅20天。这个过程真的很枯燥,很煎熬,但我们能做的除了坚持还是坚持。剩下的20天我把高频考点背诵了2-3遍,潜力真的是逼出来的~
重点任务是做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分析今年出题形式,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练习手速,提高卷面整洁度,做到时间合理分配。上师大考察的知识点复现率很高,有些考点几乎年年考,去年考过的知识点别丢,今年有大概率再考,比如去年考过的名词解释今年考论述,或者去年考过的论述今年考名解,这种现象不是个例。
关键任务是调整心态,积极应考。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当那些应接不暇的琐碎事情一件件地占用了学习时间,当自我否定带来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当考研教室越来越空旷,不是没想过放弃,但这种念头嘛,想想就好,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任务赶一赶总会做完的,“躺尸”的日子也总会到来的~不论结果怎样,不悔就好~
写到这里,不禁有些语塞。很多事情不都是这样,开始时满怀憧憬、豪情壮志,进行时苦不堪言、默默较劲,落幕时却又依恋不舍、缺乏实感。关于前期备考和初试经验,我选取了几块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详述,如大家有其他疑问,欢迎私聊咨询~如有帮助,不胜荣幸~
写在最后: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再次说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命运、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