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外 汉 语 教 学 概 论》 摘 要
赵金铭 版本
1 对外汉语教学 是指 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实际上也包括 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创始于1950年代。
3 1978年3月 提出了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4 1983年 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 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5 1984年12月 教育部部长 何东昌在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以及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6 对外汉语教学 是 语言教育学科 下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部分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7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 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外语教学。和 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一样,都归属于 应用语言学。
8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 是以 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这里的语言教学 特指 外语教学。
只有 母语教育 中的语言使用,才是“教育语言学”范围内的事。
9 邢福义:对外汉语教学的 两属性三要素:学科以 汉语 为主,以 对外教学 为用。
汉语,本体属性,第一要素;
对外教学,应用属性,“对外”,第二要素;
“教学”第三要素。
10 对外汉语教学 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
心理学理论
教育学理论
11 对外汉语教学 核心问题 “教什么”
12 对外汉语教学 研究方法 语言对比分析、教育测量、统计 等
13 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本体论:理论基础为 语言学
认识论:理论基础 心理学
方法论:理论基础 教育学
工具论:理论基础 计算机语言学 和 现代教育技术
14 1993年,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上,“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称出现。
15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作为沐浴教学对应,是一种 任务型语言教学,
又是一种 在学习行为卢纶指导下的 习得活动
16 “教多少”是 量 的问题。
“何时教”是 根据语言特点的 难易度 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
“如何学”属于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
17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研究四个方面:
(1)大纲制定 指对 语言教学大纲 的一种设计,根据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规定和描述;
主要任务 集中在 语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级上
具体成果:“教学大纲”
(2)课程研究
(3)教法研究(4)测试与评估
18 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前提与基础。
19 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概括为:总体设计(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教材编写(或选择)
课堂教学(中心环节)
成绩测试
21 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
结果式大纲:侧重教学的最终结果
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
教学大纲分
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程序的描述
过程式大纲:侧重 语言教学 过程
重点 在语言学些和语言活动本身
21 组合型大纲——(传统)语法大纲: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照语法的难易程度编排教学内容(帕默、韦斯特)
结果式大纲
分解型大纲—— 意念—功能大纲:把学习者运用语言的需要为出发点,
以交际为基础
核心 交际
(交际法最早提出者)威尔金斯(英):结构+功能
布鲁姆非特:功能螺旋上升式
阿伦:结构—功能—工具式
教学大纲
任务型大纲——强调学习的最终结果。
典型范例:蒲拉布 设计的
过程式大纲
程序型大纲——侧重从教学的角度为大纲选择人物活动
22 大纲制定是一个从 单一 走向 综合 的过程
23 我国 1988年 试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语法等级大纲》 第一个作为独立、完整的大纲而设计研制的。
24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基本框架是 三等五级
初等水平 中等水平 高等水平
一级、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四级、五级标准
甲129项、乙123项两级语法 丙级语法400点 丁级语法516点
3000词 5000词 8000词
(甲级词1033,乙级词2018) (甲乙+丙级词2202) (甲乙丙+丁级词3569)
(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 (甲乙+丙级字590+11个) (甲乙丙+丁级字670+30个)
1000最常用词 是为了满足 旅游和最起码的生活需要 的词汇量界标,也是 基础教学阶段 第一个教学阶段的词汇量要求
25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主要内容:话题内容:分 最基本 基本 一般性 较高
语言范围:描述和规定语言知识和语言要素范围内容
言语能力:听说读写译 等方面的能力
分 初步的 基本的 一般性 较高的
26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运用 定性、定量、定位 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
原则(1)综合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3)限定性原则(4)系列性原则(5)导向性原则
27 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专业教育(专业学历教育2001 国家汉办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 第一个 面向 本科学历教育 的 全国性的 规范性和指导性 的教学大纲。)
进修教学(非学历教育,来华进行系统学习,强调教学内容和学习的系统性,以培养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
短期教学(非学历教育,有短期、强化、速成的特点,短期来华学习,单一性特点,也称“短期强化教学”,10周之内,能充分反映第二语言教学的本质特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短期强化) 》)
速成教学(非学历教育,既定目标高效率教学,高目标高强度高效率 ,沉浸式学习,封闭管理,采取淘汰激励制)
- 教学模式
分技能教学模式 鲁健骥 受到 听说法功能法交际法影响 认同 交际技能培养 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 ,以汉语综合课为 核心内容
语文分开、集中识字 教学模式 初级阶段 针对欧美学生 口语教学汉字教学分开
- 课程设置 综合课 精读课,全面综合特点 为基础课或主干课 核心任务 语言技能的训 练 以听说技能为重点
专项技能课 口语、听力
专项目标课 新闻听力 报刊阅读、应用文写作
翻译课
其他课程
- 钟梫 《15年汉语教学总结》提到 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 的实践性原则
31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基础:哲学(最深厚) 语言学(核心理论基础)教育学(不可或缺 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 文化学
32对外汉语教学学了基本理论 学科语言理论 语言学习理论 语言教学理论 跨文化教学理论
33 对外汉语教学 最根本的性质 在于 既是一种 第二语言教学 又是一种 外语教学
34 对外汉语教学 最基本的语言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最基本的教学观: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是知识体系
最基本的目的观: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35 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上位教学原则,总教学原则:
一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二 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全部教学工作教学活动的核心)
三 以 结构 功能 文化 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体现跨文化教学性质,结构是基础 功能是目的 文化教学 为语言教学服务)
36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具有不用文化背景的人们 进行的交际行为
37 对外汉语教学法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 以 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 教学法阶段 50年代—60年代初
教学内容 词汇教学、语法教学 为中心
标志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
典型教材 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 1958 《汉语教科书》 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最早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
另一特点 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周祖谟 提出 口语训练 为前提 重视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的 设想
第二阶段 体现 实践性原则的 教学法阶段 60年代初—70年代初
教学内容 侧重语言的听说训练 课堂教学采取 归纳法
注重 精讲多练
标志教学法 相对直接法
标志教材 《基础汉语》《汉语读本》
第三阶段 深化实践性原则 的教学法阶段
标志教学法:带有听说法烙印 不完全等于听说法
以句型体现结构、兼顾传统教学法 的 综合教学法
标志教材 李德津《汉语课本》李培元《基础汉语课本》
38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
1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的教学法
中心原则 交际性原则
课本 刘珣 《实用汉语课本》
2 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 的教学法
3 教与学结合的教学法
4 科学综合的教学法
39 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单一模式——综合模式
语言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培
以教为主——教与学 结合
40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由 学习 语言 教学 环境 等四个核心要素 加上其他要素构成的
41 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将转向 对 以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中观层面教学法形态的构建和实验运作
42 教学有法(教学规律)法(运用教学规律来实施教学)无定法(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即教学技巧)
43 语言教学法 观念 分 观点 方法 具体方法 三个层次 教学技巧属于 “具体方法”
44 语音教学 考虑 实用性 实践性 趣味性 与其他要素结合的教学原则
45 语音教学基本方法: 音系教学 语流教学
教学技巧 演示法 对比法 夸张法 手势法 拖音法 带音法 分辨法 固定法 模仿法
46汉字教学 做法:先语后文 语文并进 语文分开,集中识字
原则方法: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对比归纳,遵循规律,注重应用
步骤:笔画—独体字—合体字—字词结合
有效途径 部件教学
46 语言 四(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
听话理解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笔头表达能力
听话技能 说话技能 阅读技能 写作技能
听 读 :接受型或输入型、理解性技能 是先行性技能 共性:对输入信息的解码
说 写 :创造型或输出型、表达性技能 共性:辨认信息,匹配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说 基础和核心 标志性技能
听说领先 读写跟上
47 听力训练 主要任务 培养听力理解能力
方法:听辨训练 听说训练(最常见)、听读训练、听记训练 听侧训练
主要方式:精听 泛听 随意听
培养 抓关键 挑障碍 的能力
说话训练 对口头语言表达的专门性训练
口头表达的语言内容 :口头话语 + 口头形式表达的书面语
口头表达能力分为:语音能力 用词造句的能力 成段表达的能力 语用能力(吕必松)
训练关键:排除说的心理障碍解决学生的开口关
方式 曾经:朗读训练 背诵训练
现在 最常见 复述训练 分 :详述 简述 创造性接述 评述
另一种常见 问答递话 或称口头问答
阅读训练 对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专门训练
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也就是 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
篇章理解能力 是集中体现 是训练重点
人们的心理图式 是 篇章阅读理解的条件和基础
阅读技巧 识别词义的能力 理解要点的能力(这两个 是 基础性技巧)
推理能力(核心技巧) 评价和欣赏能力
阅读分 略读(粗读) 和 细读(精读)
阅读模式: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 相互作用 三种典型模式